2018年全县主要经济发展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3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去年同期7.9%提升0.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4.1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59.6:32.4调整为7.3:59.4:33.3。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7、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较去年同期9%提升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工业用电量19815万千瓦时,增长19.9%,排全市第3位。
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亿元,增长11.7%,增速较去年同期9.7%高出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0亿元,增长15.5%,增速较去年同期8.2%高出7.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
4、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增长10.4%,较去年同期13.4%下降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9位。
5、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增长10.8%,较去年同期-8.3%高出19.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4.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6.9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4亿元,增长6.6%。
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4.3亿元,增长1.5%;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3亿元,增长51.5%,排全市第1位。
7、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5165元,增长8.4%,较去年同期9.1%下降0.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1位。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0元,增长10.6%,较去年同期12.4%下降1.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
与去年同期相比,排位和增幅有所下滑的指标有:
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降幅较大,由增长20.8下降到1.5%,下降19.3个百分点,增幅排位下滑8位,由全市第4位下降到第12位。
2、外贸出口总额有所下降,由增长79.4%下降到-36.9%,下降116.3个百分点,增幅排位下滑6位,由全市第3位下降到第9位。
3、工业用电量增幅有所下降,由增长31.4%下降到19.9%,下降11.5个百分点。
与全市兄弟县市区相比,增幅排在后三位的指标有:
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1.5%,排全市第12位;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排全市第11位。
二、存在问题分析
1、工业增长压力不减。从规上工业企业来看,全县目前拥有规上工业企业47家,全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亿元以上的只有10家。
2、社会消费拉动力不足。从限上商贸企业来看,全县只有10家限上商贸企业,14家限上大个体企业,是全市限上商贸企业最少的县,也是全市为数不多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10%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