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新建区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显优。
一、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据初步核算,全区2018年实现GDP450.5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3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2.89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2.37亿元,同比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5:52.4:35.1调整为12.3:49.5:38.2。
1、经济总量增速持续前移。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2016年-2018年,新建区GDP年度增速在全市的排名分别为第六、第四和第二。“十三五”以来,新建区GDP年度增速在全市的排名持续前移两位。
2、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7.12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工业经济总量和贡献率均继续位居全区行业之首。2018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区新增总数的51.9%,新增数量位于行业第一,工业经济在全区经济中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3、服务业发展实现“四领跑”。2018年,新建区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活力增强、发展质效提升,全区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实现“四领跑”。2018年,全区服务业增速13.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3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完成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6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十二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位列全市第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对新建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2.5:52.4:35.1调整为12.3:49.5:38.2,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3.1个百分点,全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十三五”以来全区产业比重、增速和贡献率对比可以看出(见表1),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份额增加最大,增速产业最高,贡献提升最快的特点。
表1:2016年-2018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增速及贡献率
单位:%
产业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
占比 | 增速 | 贡献率 | 占比 | 增速 | 贡献率 | 占比 | 增速 | 贡献率 | |
第一产业 | 12.3 | 3.7 | 4.9 | 12.5 | 4.7 | 6.7 | 13.7 | 5.6 | 8.4 |
第二产业 | 49.5 | 8.7 | 49.9 | 52.4 | 8.6 | 51.8 | 54.1 | 8.6 | 52.7 |
第三产业 | 38.2 | 13.5 | 45.2 | 35.1 | 12.3 | 41.5 | 32.2 | 11.5 | 38.9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从产业结构来看,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全区一产占比过高、三产占比偏低问题还很严重。2018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3.7和8.7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于全省、全市6.6和7.8个百分点(见图1)。从行业结构来看,2018年,全区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两大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58.3%,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五个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32.5%,服务业行业发展结构不够均衡。
图1:
2、建筑业发展后劲不足。2018年,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6.10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76亿元,现价增速为17.3%。虽然建筑业增长平稳,但对全区的贡献率却有所下降。2018年,全区没有新增一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建筑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由2016年的8.6%,下降至2018年的5.9%,贡献率下跌2.7个百分点。
3、内需指标增速回落。2018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年回落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7%,增速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3名,跌至2018年的第10名。市场需求的收缩,将对全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多措并举力抓产业升级。就现阶段全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二产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三产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2018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0.8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5.6个百分点。在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新建区的农业发展也要做优做精,向高质高效转型,结合本地区现有的农业资源对市场需求做出敏锐反应,加强基础建设服务,给农业向二、三产业渗透、延伸创造必要条件。2019年,全区要高度关注二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工程,在重点发展工业汽车装备、食品医药、能源建材、出版印刷、节能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打造国家一流园区。加快服务业行业产业化升级进程。
2、多方入手力促发展后劲。2019年,全区要进一步加大促进内需的力度。一方面,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不仅要着手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更是要做好跟踪服务,加快重大项目的审批速度,吸收更多的项目投资,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另一方面,着力促进消费升级。目前,新建区已有“沃尔玛”、“欧尚”、“新建中心”、“美丽新世界”等多个大型商业体,面临消费市场收缩的大环境,商业体的发展要更加突出各自的经营特色,用更丰富的产品和更优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激发出更强的消费能力。消费市场的繁荣,不仅需要关注大众消费,更要积极提升消费层次,培育如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网络经济等新的消费热点,在扩大全社会消费品总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消费水平,给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发展后劲。
3、多思多举力提研判水平。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处于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形势之下,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更要加强经济的监测预警和研判工作,用科学、客观、理性的分析,更好的服务于全区经济的发展。一是着力部门沟通。区发改委、工信委、区统计局和商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通过部门间联动,获取更多、更广、更全的信息资源,全面、准确了解全区项目及行业发展情况和走势。二是着力一线调研。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月度监测和定期走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准确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和发展的相关信息,认真、细致地做好行业分析,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研判。